咨询电话:

022-26266666

二十六 达仁堂的配本

2018-01-11 18:46:39 供稿:达仁堂 编辑:

所谓配本,通俗地说,就是药品的秘方,其中详细记述了每一种产品的配方和炮制的要点及诀窍。在解放前或追溯到更早时期,药品的配方和制剂的诀窍是药号生存与发展的命根子,各药号严守自己的秘密,一般家族式药号都恪守“传男不传女,传子不传婿”的祖训。

当时的药号,基本是前店后厂式,所谓“后厂”,不过是作坊而已。为保证秘方不外传,一般由东家或家人进行配料和制剂。随着中药的工业化,这些做法受到了挑战。因此,为保守企业秘密,企业让每个工序的工人仅掌握本工序的技术秘密,而这个工序的工人一般是不会调整到其他工序上去的。即使一些工艺管理人员,也仅掌握整个产品工艺的一部分。

这在达仁堂的配本形式演变上可以看得很清楚。由于有官办御药的背景,其配本中吸纳了许多优秀的处方和制剂工艺,在当时的环境下,其配本更显得具有神秘感,其保密工作更显得重要。

达仁堂现存最早的配本为《同仁堂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》,这个配本成书于“康熙丙戌蒲月”,由乐凤鸣(梧冈)做叙,建立了三百六十多种方药的工艺规范,同仁堂、达仁堂“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,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”的治业祖训即来自此叙中。再晚一些的配本,如达仁堂建厂初期使用的配本,品种扩充了很多,并且把处方及工艺一分为二,按照粗料配本和细料配本进行了划分。所谓粗料配本是指处方中常用的大宗药材,如甘草、当归、党参等的配本;相对而言细料配本指的是麝香、虎骨、牛黄、羚羊角、珍珠之类的贵细药材,和马钱子、附子、米壳等有毒药材的配本。粗料专门有一班人来配制,也专门有细料配制工序,这样,每班人仅掌握一部分生产工艺,不致于整体泄密。这种形式的配本虽然更换了几个版本,但达仁堂一直延用到上世纪80年代。直到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实施及GMP的贯彻,配本的历史使命才告终结,代之以经严格批准的工艺规程,企业保密工作也有了新的管理制度。

最早的配本是用毛笔记录在宣纸上装订而成的。达仁堂建厂之初所用的配本,粗料配本装订成一寸多厚的两本,每本外包蓝棉布面用以保护。而细料配本则与粗料配本不同,为了保密,做成长长的折叠页,封面以木板封之,这样就做到不会缺损。

达仁堂的配本在记述形式上也有其独到之处,所有处方量均采用商业流行的苏州码。在推行公制单位以前,用的是十六两制。至今达仁堂的一些老职工还习惯于用苏州码写处方量;一些十六两制的叫法也延用下来,如称三克为一钱,称六克为两钱,称九克为三钱。

达仁堂的配本还有一个特点,即一些品种都有内部使用名,这种内部使用名现在还在老职工中津津乐道,称之为“小名”。如称牛黄清心丸为“皮牛”,苏合丸为“皮苏”,活络丸为“皮各”,追风丸为“大丰”,十香暖脐膏为“大香”,拔毒膏为“小云”。这些“小名”来历不可考,但作为产品的简称或简写,使说和写都简洁了许多,这可能也是出于保密的要求吧。

达仁堂配本除规定了一些原料炮制、采收及加工的工艺外,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注释。如在西瓜霜产品下,就注有“每年九月十五号买西瓜”;“龟龄集”中有一味药为家雀(麻雀)脑,在产品下注有“老家雀脑在十月间脑子最多”。老家雀的脑子在十月间最多可能是基于多年经验积累,而必须在“九月十五号买西瓜”的原因,就有待考证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