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电话:

022-26266666

后记

2018-01-11 17:42:15 供稿:达仁堂 编辑:

《达仁堂的故事》写的是达仁堂的陈年旧事,它与神话故事、民间故事不同,它没有情节,不属虚构,没有“故事性”。《达仁堂的故事》可以算作达仁堂的一部企业史,它真实地记载了达仁堂这个著名中药老字号九十年的发展历程。无论在天津工业系统,还是在中国中药行业,达仁堂都是一个有代表性的企业,达仁堂九十年的历史,正是天津工业史和中国中药行业史的一个缩影。本书的几十篇文章曾在报纸上连载,为增加可读性,本书在记述达仁堂历史的同时,还向读者介绍了大量的背景史料,如北京同仁堂的历史,祁州庙会的兴衰,直奉战争中的天津河北,早年天津的商业、航运业和学校,乐达仁与邓颖超、马千里、洪麟阁的交往,达仁堂乐家与梨园界的关系,杨度后人的生活,日伪时期的天津中药业,国民党垮台前的通货膨胀,等等。相信读者读了,或许不会感到太枯燥。

《达仁堂的故事》原先计划请一位熟悉达仁堂历史的老同志撰写,从2003年2月到2004年2月,每星期在天津日报和今晚报刊登一篇,连载52篇。因为这位老同志生病,达仁堂制药厂年轻的厂长徐晓阳先生把写作任务交给了我。我在达仁堂任党委书记,为厂长拾遗补阙本是我份内的工作,只是我对达仁堂的历史不很了解,而且那时候已经到了2003年1月中旬,时间这么紧,任务这么重,我心里真是犯怵。推脱是不行的,我只好勉力为之。一边要干工作,一边还要写作,加上我这支笔又忒笨,直到2004年1月中旬,我才勉强凑成这52篇文章。

说实在的,如果没有许多人的帮助,我很难交差。2003年7月中旬,长途汽车突然颠簸一下,坐在最后一排的我,腰椎第四节压缩性骨折。7月31日老妻因脑肿瘤被推进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手术室,申长虹副院长和刘春祥主任等用20个小时,成功地切下肿瘤,保住了老妻的性命。那一阵子,我无心亦无力再写什么“故事”了。为了让报纸上不中断我写的文章,徐晓阳厂长和达仁堂高林善先生,替我写了《达仁堂的故事》之24、25、26三篇。没有他们的帮助,《达仁堂的故事》恐怕在半年前就被报社腰斩了。

达仁堂制药厂党委办公室杨树森、杨静,达仁堂制药厂厂长办公室王江浩,和好多达仁堂同事,帮助我调查收集资料;天津市图书馆历史文献部的朋友们和王金铭先生,为我写作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;达仁堂老职工庞联秀、王秉芝、李树栋、郭玉凤等,和乐达仁先生之子乐钊、乐肇基堂弟乐崇熙,也给我很多帮助,在此,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!

写作中还参考了各地出版的文史资料选辑,和《天津中药行业志》、《天津医药管理》(李述莲编)、《天津达仁堂七十五年》(季世华著)等书籍和文章,在此一并致谢。

本书出版时,对报纸上已发表的52篇文章,只作了一些有限的史实订成和文字修改,体例一如其旧。误错和不当之处,请读者指正。

杨国萱

 

2004年1月13日